7月3日,在杭州一家宠物医院的中兽医诊室里,10岁的柯基犬“拿铁”安静地趴在诊疗台上,一双黑溜溜的眼睛紧盯着中兽医专科医师王高越手中的银针。它的主人李女士轻抚它的脑袋,低声鼓励:“安静哦,坚持一下马上就好。”
中兽医用双手给柯基犬把脉。潮新闻记者 汪驰超 摄
“中兽医业务被越来越多的顾客关注,临床治疗最常见的是中药、针灸、穴位按摩、药浴等,平均每天接诊8~10个,普遍被顾客接受。”王高越一边说,一边蹲下身,指尖轻轻拨开“拿铁”的毛发,检查它的舌苔和耳廓,又把双手放在后腿位置把脉。之后,指尖一捻,针尖精准刺入。
爱犬突然瘫痪,“试试看”针灸治疗
“拿铁”今年10岁,去年2月突然瘫痪。
李女士安抚正在针灸的“拿铁”,缓解它的情绪。潮新闻记者 汪驰超 摄
一直把它当成是家人的李女士说起当时的场景,声音仍有些发颤:“那天它突然后腿就完全不能动了,只能趴着。我抱着它跑了好几家医院,都说手术有风险,最后是朋友推荐我们来试试中医。”
中兽医为“拿铁”针灸。潮新闻记者 汪驰超 摄
没想到的是,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,“拿铁”病情有了显著好转,从站立都困难到现在活蹦乱跳,和正常狗无异。“它还是比较乖的,来医院打针灸、在家喝中药,尽管中间有反复,但好在比较坚持。”
和“拿铁”有相似状况的,还有一只法斗犬“年糕”。
正在接受治疗的法斗犬“年糕”。潮新闻记者 汪驰超 摄
“2年前,它发病的时候治疗大概是每周2~3次,现在是一个月一次。”“年糕”的主人说,当时类似出现高位截瘫的症状,不过由于接受治疗比较及时,“年糕”的状况比较稳定。“现在它在诊疗架上针灸,还会安静地睡着。”
记者了解到,针对瘫痪问题,采用针灸、电针、艾灸的组合治疗方式,单次收费300元。
早诊早治更有效,中西结合显优势
“最常见的病例是治疗瘫痪。”王高越指出,随着年龄逐渐增大,当宠物出现骨关节问题时,针灸、中药治疗针对性效果显著,但就诊“越早越好”。
法斗犬“年糕”安静地接受治疗。潮新闻记者 汪驰超 摄
“中医治疗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宠物身上,无论是骨关节、神经系统的损伤、消化系统的紊乱,还是呼吸系统、泌尿系统的故障以及皮肤病,都能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。”王高越表示。
中兽医诊疗时,一般而言先通过望、闻、问、切去仔细观察宠物精神状态,留意其皮肤毛发状态,甚至要“闻一闻大便的味道”,再结合脉象与舌诊来综合判断病情,最后开具针对性的处方。
“宠物治疗领域如今提倡中西结合。”王高越认为,通过西医仪器可量化检查血象、胃肠道内脏器情况、骨骼韧带问题,再运用中医辨证理论,因病施针、对症下药,为宠物健康增添多一份保障。
“初次就诊通常需要1小时左右。宠物比较紧张或是担心受伤位置疼痛,会忍不住喊,都很正常。”王高越表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