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野生动物保护观念深入人心,如今在林区已形成“警民联动护生态”的良好局面。9月20日,黑龙江省林区公安局海林分局森侦大队接到群众及时报警,成功救助了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——雕鸮幼崽。
当日清晨,辖区内一宠物店经营者王女士夫妇在开门营业时,发现店门前放置着一个不明纸壳箱,打开查看后,发现箱内有一只外形特殊、目光凌厉的鸟类,这引起了二人的警觉。结合日常接触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知识,他们判断这只鸟类极有可能是受保护的野生动物,随即第一时间拨打报警电话求助,避免小动物因无人照料面临的潜在风险。
森侦大队接到报警后,立即启动快速响应机制,组织民辅警携带专业工具驱车赶赴现场。到达现场后,民警首先对纸壳箱及周边环境进行细致检查,防止存在安全隐患。随后,民警通过外形特征比对、查阅野生动物图鉴等方式,初步确认箱内鸟类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——雕鸮的幼崽。
小家伙萌萌的外表下,眼神却是有点凶,别看它现在样子小小的,等到长成后可是战斗力杠杠的大型猛禽。据了解,雕鸮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“猫头鹰”之一,它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、平原、荒野等环境中,食谱广泛,主要以农田鼠、野兔及雉类为食。雕鸮已被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》濒危物种红色名录,在中国是一种稀有鸟类,系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。
考虑到雕鸮幼崽可能存在健康问题,且野生保护动物需要专业照料环境,民警当即联系横道河子野生动物救助中心,沟通确认救助事宜。在确保运输安全的前提下,民辅警将雕鸮幼崽小心转移至专用运输容器内,全程护送其前往救助中心。
目前,该雕鸮幼崽已在救助中心接受全面身体检查,后续将由专业人员根据其健康状况制定照料计划,待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后,再放归自然环境。
林区公安提醒,雕鸮作为自然界中的“捕鼠专家”,以鼠类为主要食物来源,对控制鼠类种群数量、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作用,其生存状况也是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“风向标”。此次救助,从群众发现疑似保护动物主动报警,到配合民警完成现场处置,警民协作的高效性为野生动物保护筑起了坚实屏障。